精准破解乡村种养业难题
2025-02-11 10:35:06? ?来源: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: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|
中共中央、国务院近期印发的《乡村全面振兴规划(2024—2027年)》提出,发展乡村种养业、加工流通业、休闲旅游业、乡村服务业。这为我国现代乡村产业发展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。发展乡村种养业是培育现代乡村产业的重要内容,实现乡村种养业结构优化与价值升级,有助于加快乡村现代化进程,促进百姓增收。 我国具有发展乡村种养业的综合优势。从资源禀赋看,我国幅员辽阔,农业耕地面积广袤,水资源丰富,气候类型多样,为发展乡村种养业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。各级政府因时、因地制宜出台相关政策,在财政资金、金融信贷、补贴奖励等方面进行多元化支持,大大激发了乡村种养业内生动力。 从科技支撑看,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。智慧农业、精准种植等先进技术逐步推广,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程度显著提高,为乡村种养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。 在市场需求层面,随着生活水平持续提升,居民对绿色、有机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,为乡村种养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。此外,产业基础不断完善、农业产业链日益健全、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等,都为乡村种养业发展注入新活力。 不过,一些因素仍制约着乡村种养业发展。例如,科技创新能力较弱,产业链条短、附加值低,产业人才结构单一,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不健全,专业化、职业化水平不高,生产经营较为粗放,等等。对此,应从体制机制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层面着手,综合破解。 一方面,完善差异化补贴机制,加大对乡村种养业的财政支持力度,引导乡村种养业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攀升。通过精准政策引导和鼓励乡村种养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,不断提高乡村种养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。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,支持企业参与乡村种养业现代化建设,鼓励企业与小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,实现共同发展。引导企业建立现代化生产体系,提高生产标准化和规模化水平,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乡村种养业品牌。 另一方面,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体系,构建专业化、系统化的培训机制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,提升乡村种养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。同时,创新人才激励机制,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,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。积极推动农产品销售渠道多元化,发展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等新模式,依托互联网技术,帮助农户拓展销售范围,提升乡村种养业产品市场价值。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,增强消费者信任,提升乡村种养业产品市场竞争力。 此外,还应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模式,倡导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。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,实现乡村种养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。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,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,不断增强乡村种养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。 |
相关阅读:
![]() |
![]() |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jjjtsb.com 篮球比分直播: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